2020年学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以及《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建设战略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中心任务,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做好学校党委巡察整改落实,做好“十三五”规划收官及“十四五”规划谋划,着力提高学院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实质性推进学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破解制约学院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工作要点如下。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1、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坚决执行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居家办公和值班值守、加强人员管理、做好应急队员选拔、加强典型选树,做好信息报送,加强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重点抓好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管理和开学工作预案,统筹好疫情防控与学院事业发展。

2、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强化理论武装。选优配强支部书记,抓好主题党日,做好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考评工作,加强教工及学生支部党务工作培训。建好建强高校“双带头人”石油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推进“结对领航”和学生支部立项建设,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推进“三型”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进一步优化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贯彻落实学院党委会议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与“三重一大”实施细则。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建设学习型班子;坚持以人为本,密切联系师生,建设服务型班子;着力提高班子的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建设创新型班子。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党性党风党纪观念,统筹做好三级单位干部的培养使用、培训锻炼和监督考核等工作,注意培养与选拔年轻后备干部。

4、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学生思想引领。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做好线上线下战“疫”主题教育活动,推进红星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做好“学习之路”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育人效果,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动态调研,依托院领导接待日、导师制、师生面对面谈心、青年学者话成长、指南针校友论坛等工作平台,推进全员育人,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工作。加强英文网站和资源人新媒体建设,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和阵地建设与管理,抓牢做实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

5、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做好党委巡察整改落实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好“一岗双责”。持之以恒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杜绝学术不端及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依法治院,完善院务公开信息披露制度。

6、发挥群团组织桥梁作用,做好统战和群团工作。认真学习宣传落实统战法规政策,坚持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制度,培养、选拔与推荐民主党派干部,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在学院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宣传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坚持以党建带群建和团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青年教师联合会、学生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离退休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校友工作,积极发挥校友作用。

二、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7、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提高生源和就业质量。认真落实学校《生源质量与就业质量提升实施办法》,更新《招生宣传专家库》,深入推进教师“走访-讲座-先修课”和学生“基础-拓展-深化”招生宣传,组织好地球科学夏令营和高校科学营,积极发挥研学基地招生宣传作用。稳妥推进2019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分流工作。上好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分层分类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提升求职能力。走访联络用人单位,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利用产学研基地拓展就业市场。做好毕业生跟踪反馈和联络工作。

8、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地做实,全面推进新工科建设,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资源勘查工程新能源英才班与大数据英才班的培养方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内容与新途径。建好建强资源勘查工程国家一流专业,推进条件建设,提升建设质量。做好石油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和工程教育认证的申报工作。积极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拓宽课程深度,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2-3门一流课程。大力推进核心专业课的在线课程建设,建成2-3门慕课课程,申报3-5门慕课课程建设。加强精品教材建设,新编核心专业课教材或教学指导书5-6部,有针对性地引进部分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和全英文教材,加强海外地质实习的教材或教学指导书编写。

9、严格教学过程管理,着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坚决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制定春季学期教学工作预案,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线上课程平台和课程资源,组织好在线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质量。建立完善基层教学组织(或教学团队),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制定基层教学组织相关管理制度,落实负责人责任制,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和集体育人效应,推进基层教学体系、教学能力和教学信息化建设。狠抓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质量管理和监控,严格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和答辩形式,提高论文答辩质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试点,打造1-2门专业课思政建设的典型。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理念的培养,严格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助课制度,建立青年教师授课资格认证制度。落实“严在地大”的总体要求,从严从紧抓好教学管理和督导,狠抓学风建设,严格纪律要求,营造优良院风学风。

10、优化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学习支持工作。办好第十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系列活动。组织校院两级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备战挑战杯、互联网+、地质+、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地质技能大赛、全国石油地质竞赛等高水平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开展“科研小助手”“科普小能手”等基础科研实践训练活动。积极申报创新创业分基地,吸纳优秀团队重点培育。开展好“学习型宿舍”创建、结题活动和学习一帮一结对。加强学习型班级建设。整合学习支持资源,强化学业职业规划、学习支持,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三、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

11、加强研究生招生宣讲工作,以政策吸引优质生源。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有对优秀推免本科生实施奖励,将推免生名额向优秀导师倾斜。提高直博生、提前攻博、硕博连读学生的比例,进一步完善博士生的申请-审核制度。优化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完成自命题试题库建设,科学制定复试和录取方案,确保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有序推进本-硕-博贯通式培养。

12、创新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管理和服务能力。加强研究生全英文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文献综述课程、主干专业课程和案例库课程建设。加强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建立健全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校外导师授课制度,聘请校外杰出学者和国际知名专家开设博士或硕士学位课程。组织研究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和科技活动,落实博士生公开学术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的评审规则,确保奖学金评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规范性。组织工程博士学位点的申报工作。做好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及动态调整、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准备工作。

1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和招生资格审核,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做好博士生导师遴选、博士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硕士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等工作,加强兼职博导的选聘工作,明确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坚持并逐步提高学术型硕士生和博士生学位申请的成果标准,严格研究生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实施博士生毕业论文预答辩制度,规范毕业论文答辩流程。召开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讨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四、坚持学术卓越,推进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

14、全面加快“双一流”建设。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优化“双一流”建设资源配置方式,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好经费预算及执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好资源勘查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做好石油工程国家一流专业申报工作。认真做好“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填报工作,系统梳理“双一流”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完善和优化学科建设方案,创新工作机制和绩效管理与激励机制。开展教师学术水平和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改革,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探索实施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加强企业教师队伍建设,有序推进新进教师助教制度和企业实训管理规定的实施。严格学术标准,对标国际一流,开展前沿研究,提升学科水平和影响力。

15、抓好重大重点专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进“十三五”相关项目科学研究,加强过程服务和管理。提前谋划“十四五”科技工作规划,动员教师主动联系相关领域方向的高校、院所及行业单位,整合优势力量,积极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好盆地矿产系“煤层气微生物增产关键技术及示范”和石油工程系“大数据驱动下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地下资源开发仿真模拟系统”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组织申报和全程跟踪工作。继续以“双一流”建设和“地学长江计划”为契机,引导科研人员聚焦“长江经济带”开展研究,构建长江流域的资源能源战略。积极引导科研人员申报各类科技奖励,整合学院资源、能源和非常规等科研力量,实施科技奖励培育工程,力争科技奖励取得新突破。

16、积极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提高资助率。做好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组织申报工作,加强申报过程服务和管理,推荐二级教授申报重点项目、地大学者(腾飞计划和摇篮计划)入选者申报杰青或优青项目,新进教职工及在站博士后申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认真组织申请书初审工作,邀请相关专家对申报书内容及质量进行把关,力争立项创新群体1项,重点项目1-2项,其他项目15项以上。

17、加强科研项目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发挥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创新带动作用。发挥行业优势,加强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三大石油公司、国有大型矿业公司的密切合作,围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深部找矿、油气资源调查、非常规油气勘探等领域承担重大项目,争取横向课题年度到位经费在3000万元以上。强化知识产权申报、管理和转让工作,开展专利宣传辅导,推动协议专利代理机构与科研人员沟通交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五、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8、落实《美高美集团4688am学科对标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配合学校做好做实“第四届国际青年学者地大论坛”的各项工作,引进急需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拔尖人才。更新《美高美集团4688am简介及紧缺人才需求》手册,利用各种国际交流平台,主动出击,全方位宣传,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和海外访学教师的作用,以才引才。有针对性地引进地大学者学科领军人才及以上的高层次人次1-2名,“地大百人”层次人才3-5名,在紧缺方向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突破。

19、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打造一支与研究型学院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政治把关,制定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强化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培养一批活跃在学科前沿的领军人才,打造6-8个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用学术团队带动人才引进、项目申请、奖励申报、教材与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中心工作。重视教师成长和培养,贯彻落实《我院关于人才引进与教师培养的暂行办法》、《我院关于青年教师引进培养管理实施办法》,选送优秀教师出国深造或开展合作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率。大力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全方位支持和关心有潜力成长为学科带头人的优秀青年教师。严格落实《美高美集团4688am岗位聘期考核实施方案(修订版)》。

20、营造教师潜心育人环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校训精神,凝练学院文化,打造学院文化品牌,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落实落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深入学习“2018最美教师”殷鸿福院士、“2019全国模范教师”焦养泉教授等教师楷模的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寻找并树立学院师德师风模范和典型。

六、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助力教学和科研发展

21、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坚持以本为本,设备、仪器购置重点继续放在教学仪器、设备购置及教学实验平台建设上,加大本科生创新-创业实验中心建设力度,加强本科生实验、实践动手能力。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牵引,大力加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同时带动石油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I期学科修购专项购置设备和建设的9个教学实验室为基础,进一步推进湖北省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论证和实施。

22、完成学院学科修购专项二期规划的申报、实施,提升固体矿产勘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的硬件条件和服务教学的功能,力争教学实验平台取得跨越式发展。推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的开放,充分发挥中心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23、加强教学实验室及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组织申报学校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实验技术和实验教材、开放基金等项目,督促和指导在研实验项目的执行,配合学校完成本年度结题实验项目的验收。完善实验室建设管理方案,清查现有教学实验室资源和配置,加强实验室资源整合,调整、合并难以适应最新实验教学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实验室。推进世界超大型矿床矿石标本和数据库、含煤盆地沉积岩石标本数据库和相关实验室建设。不断提升在岗实验人员业务与管理水平,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力争学校支持,新增物理空间和经费投入,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拓展现有教学实验室的容纳能力,建立新的专业教学实验室,在此基础上新开实验课2-3门。

24、完成学院新增物理空间的规划方案,落实好教师办公空间和教学实验室空间的分配,解决制约学院发展瓶颈问题。进一步推动“多能源盆地”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建设方案和论证,落实实验室建设所需物理空间,建成具有相对独立的仪器设备、专职人员的实体机构。

七、深化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25、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充分发挥两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引智功能,全面提升高水平国际合作对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2020年争取主办/协办国内外学术会议2-4次(计划举办“第三届东湖油气资源前沿科技国际论坛”、第三届构造-成藏-成矿年代学国际研讨会”、“第二届全国资源能源领域青年学者论坛”、“第六届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暨新能源学术研讨会”)。邀请院士和高端专家约40-50位来学院/校进行学术报告。重点资助学院教师出国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做主题或特邀报告,组织30人次以上教师参加境外学术会议,100人次教师参加国内学术会议。

26、办好“海外名师讲坛”。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校开设5门以上的本科生、研究生全英文课程。持续选派本科生参加詹姆斯库克大学、杜伦大学、犹他大学等海外实习实训组织工作,积极合作,推进海外联合野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

27、加强研究生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完善国际交流资助办法,加大资助力度。继续办好模拟国际学术会议展板竞赛,指导AAPG、SPE、IAMG、SEG等协会的学生分会开展活动。做好“道达尔课程”等高水平外国专家短期课程和专题报告组织工作,发挥学术组织、国外专家教授讲学、留学俱乐部等平台作用。推进与国外大学的交换生项目。继续实施优秀推免生1-3个月的海外科研训练计划,提高博士生出国联合培养和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进一步完善和改革来华留学生的招生和培养制度,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