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戴眼镜的教授上太空了!”“三位航天员,两位85后”“科研人拥抱‘星辰大海’”……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3名中国航天员飞向太空。其中,36岁的大学教授、载荷专家桂海潮,与他同龄的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两位“新面孔”甫一亮相便引发热议:都是学者出身,都是有为青年,尤其是桂海潮,作为我国首位非军人航天员,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分明就是我们身边的师长、友人

 此次发射盛况和航天员们的事迹,在广大高校师生乃至少年学子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也坚定了他们实现心中“航天梦、科学梦、创新梦”的信念与信心。我们的记者分别走进高校、中小学,去听听青年和少年们的心声,共同感受青春梦想的力量、科技报国的激情。

 “载荷专家上太空,太酷了。”看到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桂海潮的故事,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本科生刘亦晖难掩激动。“我们整个团队都对现在的实验更有信心了。未来的载荷专家,就在我们当中。”

 令刘亦晖倍感亲近的,是这样一条成长轨迹——在中国航天员初探太空的2003年,两位高二学生从书山题海中抬首望星空。20年后,他们成为神舟16号乘组成员,飞向了曾经仰望的苍穹深处……从云南保山山区小镇走出的“戴眼镜的航天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桂海潮,航天飞行工程师、曾任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副教授的朱杨柱,他们的经历,令无数青年浮想联翩。

 随着我国空间站全面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未来将有更多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在这座国家太空实验室开展。伴着太空梦、科学梦长大的中国新一代,将有更多机会把自己的实验“搬”上太空,把火热的梦想写进浩渺宇宙……

兴趣无限 扬起探索的风帆

 “记忆里有个清晰的画面:年幼的我躺在院里竹床上,抬起头,漫天星辉扑入眼中……此后,每当被问及为什么喜欢航天,我就会想起这个场景。那份好奇和向往,一直伴随着我。”刘亦晖告诉记者。

 他是“天格计划”学生兴趣团队第四任队长。这是一个以本科生为主体的空间科学项目,学生们尝试自己研制卫星载荷,通过多颗星组网观测,以期抓住明亮伽马暴的物理特征。此刻,“天格计划”的卫星载荷正在离地5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首批科学数据已汇交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对科学界开放共享。

 看到航天员们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郑浩也不由想起自己科研梦想生根的那一刻。“整个物质世界,大到浩瀚星空,小到夸克,都可以被物理学精确描述。物理学那种简洁、深刻的美深深吸引着我。我一直梦想着成为物理学家,去探索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美高美集团4688am教授吴亚飞对地质的兴趣,要追溯到皖南山区老家屋后千岩万壑的大别山脉。因为热爱,便无惧艰辛。读大学时,他就利用暑假风餐露宿,顶着恶劣天气和缺氧的折磨奔波在秦岭和青藏高原人迹罕至的地区。

 小时候外公制作的遥控飞机“凌波微步”,让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长聘副教授贾铮对“空气浮力”着了迷。博士毕业后,他已在力学领域工作了近10年。

 “我参与了空间大型可展开天线、畅游马里亚纳海沟的软体机器鱼、人体组织粘结剂等软材料的研究。很庆幸选择了科研这条路,让我的生活时刻充满挑战和乐趣。”贾铮说。

执着实践 培养创新性思维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中国科学家的舞台正变得更加广阔。

 “看到桂海潮的学生说‘我的导师去太空出差了’,我能体会到他们心中的骄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副教授全荣辉曾经参加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去南极出差那年,学生们都变得特别自律、特别勤奋,一有机会就和我积极交流,问的问题都经过了深入思考。我明白,那是自豪感在驱动。”

 考察任务中,全荣辉主要负责中山站高空大气等空间环境观测和设备运维。“恶劣气候下,设备特别容易损坏。怎么在缺少配件的情况下修理设备?重要的是把握原理,找到合适的替代方案,这很考验科学思维能力。”全荣辉深感,实践探索对思维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正是从大学时代开始,通过不断参与科研项目,学习如何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进而逐个解决,我才渐渐学会了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走上科研路,既需要科学思维的引领,更需要创新探索的精神。东北大学青年科学家孙永升认为,自己从事的虽然是在大地深处找矿选矿的研究,但和航天员们一样,也“痴迷于科研领域的高远和深邃”。

 “传统选矿技术装备难以实现战略性难选铁矿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我们借鉴吸收其他行业经验,开展学科交叉,研发出复杂难选铁矿资源氢基矿相转化高效清洁利用成套技术与设备,为国家战略性铁矿资源提供了安全保障。”孙永升面带自豪。

 令中国矿业大学青年教师桂夏辉印象深刻的是桂海潮为了“上天”而经历的一系列艰苦磨砺——极其严苛的选拔过程,两年多、200余项科目的严格训练。这让他想起自己最初读研时导师的一句话:“一定要记住:科研这条路,必须能吃苦。”于是,整个研究生阶段,他有整整三年在煤矿度过,在一片墨黑中,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科研训练,连博士学位论文也是在煤矿招待所完成的。“这为我后来带领团队技术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桂夏辉留校工作。十年间,他带领的青年科研团队已发展壮大至80余人。“桂海潮教授‘圆梦’的故事再次提示我们:生逢伟大时代,每个有梦想的年轻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尤其是高校青年科技工作者,只要心怀‘国之大者’,瞄准方向持续奋斗,就有无限可能。”他说。

情牵家国 个人梦融入中国梦

 “看到航天员们的故事,我想起了自己的十年‘追梦’历程——从南京到纽约,又从新泽西回到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教授钟瑞丹回忆,由于父亲是建筑工程师,从小便在土建工地玩耍的她对混凝土、水泥、砂浆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东南大学毕业后,她出国深造,专业方向聚焦于材料物理领域。

 在收到美国及国内多家科研机构的教职邀请后,她选择了回国,“祖国蓬勃发展的势头、丰富多样的资源、活跃的学术环境深深吸引着我”。2020年底,钟瑞丹举家回国,投入“新型量子材料实验室”的建设中。

 天宫入轨、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海外留学多年的王靖宇同样因为一项项“大国重器”而心潮澎湃。他所学的图像自动化与信息处理就业面很广,怀揣科学梦,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就职于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把所学用在探索浩渺宇宙上。“或许是小时候的彗星观测活动种下了种子,前辈科学家的精神又鼓舞了我,空天探测信息智能处理的广阔前景激励着我驰而不息、逐梦奋斗。”王靖宇说。

 “在国外我无法自主选择研究方向,而祖国在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给予了充分支持,让我有了很大的科研自主权,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课题。”郑浩告诉记者,上海交通大学提供有力支持,使他得以专注研制一套超高真空环境下的扫描隧道显微镜,这让他离心中的梦想越来越近。

 在上海交大工作的几年间,郑浩完全沉浸在科研探索中,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经过多年努力,他和团队解决了一项50多年悬而未决的凝聚态物理领域难题,证实了超导态分段费米面的存在,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成果获评“202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高能物理实验领域学习和工作的十多年中,我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科学发展的突飞猛进,也更加坚定了科学报国的梦想。”清华大学物理系副教授胡震说,基础科学研究是为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打基础,越前沿的科学不确定性越高。“我们虽然大多数时间是在坐‘冷板凳’,但寻求科学突破的梦想不变,有时在未知的科研海洋中获得星星点点的新发现,就能喜悦和回味很长时间。”

 “天问一号”应急信标装置研制团队负责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王寅,还沉浸在看到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的喜悦之中,也为自己“学者同行”成为航天员倍感振奋。“航空航天领域科技的发展,自创立伊始就深蕴着爱国创新与奉献的基因。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国家重大任务服务,而服务国家发展值得每个人付出全部。正是这种精神的传递,成为我们在科研路上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刘博超 邓 晖)